“大美术”中来

2025-05-20

13次浏览

“大美术”中来

江山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70cmx180cm



温骧的艺术植根于新中国新文化沃土之上,他青年时期响应国家号召,从北京到黑龙江建设兵团参加劳动,其艺术思想和观念真正生成于改革开放新时期。


20世纪80年代,温骧在故宫博物院历代艺术馆和绘画馆研摹传统绘画,随亚明、何海霞等享誉新中国山水画史的画家学画,并赴多地写生,似与时兴的现代美术思潮相悖——新时期中国画艺术都在主张借鉴西方现代艺术语言形式和思想观念——其更着意于在传统绘画和新中国新山水画的融合中辟出新境界。


之所以如此,与温骧20世纪80年代在室内设计上追求民族风格和形式探索有关,他试图在中国传统绘画和工艺美术设计中找到更多契合之处。应该说,1980年至2000年,他的艺术创作处于更广阔意义的“大美术”时期,绘画是其艺术的根脉,然而枝叶上却是万紫千红。


尽管1988年温骧在琉璃厂举办个人山水画展,他将山水画作为其空间设计的一部分,共同构成其中国传统美学和设计理念的整体。直至近十余年,他逐渐从“大美术”实践中抽身而出,将主要精力投入山水画创作中,并先后在中国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等重要美术馆举办个展。


当下以中国画家身份示人,与其重功能性和实用性的“大美术”实践相去甚远,以至于我们仅仅从绘画的角度审视其成就会显得过于片面,其中蕴含的时代信息远非寻常一位画家的艺术生涯所能比拟。


温骧研究中国传统工艺形式和创作母题在空间装饰艺术中的应用,承接新建设和改造的主要用于接待外宾的北京贵宾楼等星级酒店,以及礼堂等公共空间的内部装修工作。这种融合了民族艺术形式和现代建筑风格的空间设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熔铸民族性和现代化诉求的精神体现。


艺术生成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沃野中,温骧积极拥抱中国现代美术思潮中的“新艺术运动”。1991年5月,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派遣,他应日本静冈县富士宫国际文化交流学园邀请,教授山水画和花鸟画。在日本的一年时间里,他有机会与日本画家平山郁夫、加山又造、东山魁夷交流,参观访问美术馆和博物馆,极大影响了他的绘画观念。


1993年5月,他将日本时期创作的绘画作品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总结其吸收日本绘画影响和描绘日本景物印象的新绘画,尤其是以《伊豆的海岸揽胜图》为代表的“山海图”系列绘画,展现了其在山水画创作上的新胆气。

温骧的文章

“大美术”中来

“大美术”中来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政协第十届委员、第十一届特邀委员,中国和平统一

202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