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鸿钧山水国画作品赏鉴

2025-05-17

10次浏览

孙鸿钧山水国画作品赏鉴

松风高士图  43cmx65cm



在当今中国画坛,孙鸿钧凭借对青绿山水的不懈探索与独特诠释,成为引人瞩目的艺术大家。身为沧州画院的专职画家,他长期深耕青绿山水领域,作品频繁亮相于全国及各级美展,深受众多企事业单位与收藏家青睐并被珍藏。他出版的《青绿山水画法》等画册,为青绿山水艺术的传承与推广贡献颇大。

孙鸿钧曾于清华美院、中国艺术研究院进修,这段经历为其艺术发展筑牢根基。他深入钻研传统绘画理论与技法,从青绿山水初创期作为人物画背景时的双勾填彩,到唐二李确立的基本创作特色,历经宋时金碧、大青绿、小青绿山水的多元发展,直至元明清的传承演变,每个阶段的风格与技法他都研究得十分透彻。他深知传统是艺术的根源,创作时巧妙运用传统技法,如勾勒轮廓的线条刚劲且流畅饱满,皴擦山石脉络结构细腻入微,分染打底层次分明。

然而,孙鸿钧并不局限于继承传统,而是积极开拓创新。在色彩运用上,他大胆突破传统青绿山水相对固定的色彩模式,尝试融入现代色彩理念,使画面色彩更为丰富明快,极具视觉冲击力。构图方面,他敢于打破传统对称、均衡布局,采用更具动态感与张力的构图,赋予画面独特的节奏与韵律,让古老的青绿山水重焕生机。

孙鸿钧深知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的要义,热衷游历山川,视自然为创作灵感的源泉。无论是巍峨壮观的高山,还是秀丽清幽的江南水乡,都能在他的作品中找到生动呈现。写生时,他细致观察自然山水的形态、光影与色彩变化,感受自然的气息神韵,并将这些真切感受融入创作。

他的作品尤为注重意境营造,力图通过画面传递独特情感与氛围。在《溪山清远图》中,蜿蜒溪流从山间潺潺流出,溪水清澈见底,两岸青山绿树,远处山峦起伏、云雾缭绕。他以细腻笔触与淡雅色彩,营造出宁静悠远的意境,让观者仿若置身其中,感受大自然的宁静美好,忘却尘世喧嚣纷扰。而在《秋山胜景图》里,他用浓重色彩描绘秋天山林,红枫似火与翠绿松柏相互映衬,尽显秋天山林的绚丽多彩。山间瀑布飞流直下,为画面增添灵动气息,营造出热烈且生机勃勃的意境,让人领略秋天的独特魅力。

在笔法上,孙鸿钧技艺精湛。他以中锋用笔为主,线条圆润、流畅且富有弹性,无论是勾勒山峰轮廓,还是描绘树木枝干,都能精准表现物体形态与质感。画山石时,他依据不同山石质地和形态,灵活运用披麻皴、斧劈皴等多种皴法,使山石富有立体感与层次感。描绘树木时,他用细腻线条勾勒树枝细节,以点叶法展现树叶茂密,让树木栩栩如生。

墨法上,他注重墨色变化与层次。通过巧妙运用浓墨、淡墨、干墨、湿墨,营造丰富画面效果。表现山峦远近层次时,他用淡墨渲染远山,使其显得朦胧悠远;用浓墨描绘近山,突出立体感与质感。画云雾时,他运用淡墨晕染,展现云雾的轻盈缥缈。墨色与色彩相互交融映衬,使画面既有笔墨韵味,又具色彩艳丽。

孙鸿钧的青绿山水作品风格独具,既有传统青绿山水的典雅庄重,又有现代绘画的创新活力。其作品题材广泛,涵盖山水、田园、楼阁等多种元素,每一幅都宛如一个故事,诉说着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感悟。他的艺术价值不仅体现在作品的审美层面,更在于对青绿山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他通过自身创作实践,为青绿山水艺术注入新活力,拓展了其表现形式与内涵。他的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青绿山水,有力推动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发展。孙鸿钧凭借深厚的传统功底、敏锐的创新意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在青绿山水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的作品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是自然与心灵的对话,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欣赏。

孙鸿钧的文章

孙鸿钧山水国画作品赏鉴

孙鸿钧山水国画作品赏鉴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沧州画院国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沧州市工笔画学会副会长

2025-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