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面对的有限空间

2025-05-08

56次浏览

我们面对的有限空间

乡村大舞台


杨  鹏

面对一张白纸,用笔、墨、颜料、眼光、修养,物体的影像或是你胸中的意象,无中生有组合出一个可视的图式。这是我们正在做的事。

这个图式就是一个气场,就中国水墨画的气场而言,个中熔炼的是汉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当我们判断一件作品,或是创作一张水墨画,全是在这气场的气流中和自我专业素养的定力中进行融合与重组。

我们不可能在薄薄的宣纸上准确地再现我们身处其中的物象世界。我们只能用有限的色阶和中国笔墨的特性和先人们确认的美感规则,再构一个我们称为作品的个人再构世界——这个世界和物象世界的精确是有距离的,而这个距离感中的空间便是我们可自由活动的有限空间。所谓的作品、品位、风格、个性全都只能在这有限的空间里成形。

世界是画家的参照物,就此而言,我们是自由的,而对平面绘画特性的自觉坚持使我们为自己的自由度作出了限定。作为平面绘画的中国水墨画家,还应加上更有限的纸、笔、墨特性的限定。而这纸性、笔性、墨性和我们的心性就变成了我们与真实世界拉开距离的一场有意味的游戏,而游戏规则的制定与突破就变成了当下中国水墨画气场的场景。

我们可以练习精确观察的眼睛和尽可能准确的表达形式,但一个物象一旦经过你的眼睛和心灵,转换在宣纸上时,这个物象便不再具备真实性了。这是我们在追求所谓的现实主义时要常常告诫自己的,人格、性情在过滤着我们观看的世界。

特定的空间、环境给予我们特定的感受,不论怎么赞美传统的辉煌,留恋文人们的林泉高致,沉醉有意味的笔墨情调,我们都只能站在这个有飞船,电视和东风巡航导弹的交叉点上。我们是不可能回到已随时空消逝了的过去。

杨鹏的文章

我们面对的有限空间

我们面对的有限空间

杨 鹏,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  进修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画专业  国

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