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目一新 · 一握风云|李乃宙

2025-05-19

1次浏览

耳目一新 · 一握风云|李乃宙

杭州灵隐寺



从绘画的角度来说,李乃宙并不能算上科班出身,他所有的绘画成就无非源自于喜好,得益于坚持。他对人物画的是情有独钟,用他自己的话说,与人的对话比与山水的对话来得更加直白一些,当然这“直白”二字也成为了他人物画创作的一大宗旨。


李乃宙直到1982年才以一位业余画家的身份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开始了他为期两年的求学生涯,在此之前他不断辗转于中国各地,从华北到西北,从华南到西南,从事于艺术创作,开阔的眼界,不同地区丰富的艺术营养造就了其形式多变、种类多样的艺术创作形式,这是他的资本,这些经历在余生都在源源不断给予他艺术创作的灵感和动力。


丰富的生活经验促使李乃宙在艺术创作中范围不断扩大,但他清楚的知道要想在中国画艺术创作道路上走得远,就必须学习正规的技法和知识,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内核,对中国画的历史和自身的风格有清醒的认识才可能走得远并走得稳。


得益于卢沉和周思聪两位老师的指导下,李乃宙两年的学院教育为其后来的创作做了铺垫,丰富了他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同时也增强了其艺术精神支撑力,为他的艺术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风采。


李乃宙的人物画充满了真率、单纯、朴素、明朗之美,他坚信绘画之道,在于表现,艺术的表现手法源自于画家的认识,也同样取决于艺术家自身的个性倾向。李乃宙坚持具象写实的表现手法,笔法天真淡然,他的画面中始终包含着对生活的无限向往和希望,柔和优雅却又能让你感受到真实、熟悉、在生活中可触摸的情绪。 


细看其作品笔触的挥洒、线条的应用、场景的布置、虚实的结合都在中国画史上有迹可寻,但杂糅在一起形成的风格却让人耳目一新,不落俗套。


正如其本人所言,变化是每个艺术家必然要面对的事情,时代在变,作为时代诠释的艺术不可能不变,但是要看艺术家在什么方面变?朝着什么方向变?李乃宙的风格演变中最重要的是他对中国画体系有着清晰的认识,对当下的艺术形势的精确分析的同时也对自己适合的风格有着明确的了解,把握住机会,把握住自己才能有所突破!

李乃宙的文章

耳目一新 · 一握风云|李乃宙

耳目一新 · 一握风云|李乃宙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硏究员,中

2025-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