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5
秋塘
说起写生,我想起了十岁那年的事情;有天放学回家,看到村头有人在画人像,画者对面还坐着我熟悉的长辈,因为从小就喜欢在地上乱画的我,自然好奇的走过去。人像画了一半,看不出和被画的长辈有何相像,于是就问了句这是什么画?对方回答:素描写生。并停下笔,把画夹里好多张“写生”拿给我看,他说这些不是特别像的,像的都被人拿走了,有的是按着照片画的,有老人坐得住的他就对人写生。虽然我看不出好坏,但确实能看出人物有点变形,总觉得不那么自然!自那以后,我在地上乱画时,别人问我,我认真的告诉对方:我在写生呢!
我真正的写生是从中国美术学院上学时开始的,那时刘国辉老师是我们的导师,班主任是王赞老师,任课老师还有蔚晓榕和胡寿荣等老师,他们都注重人物写生,每日都按排写生课,那时真的如饥似渴,每日除了吃饭睡觉,在课堂上上完课还到西湖边写生,早上带的写生簿,晚上带回来往往是两张壳,都被游客要走留纪念了。
美院里的老师写生都是直接毛笔写生,特别是刘国辉老师,他几乎在没有公事时,都和我们一起写生,那时他一支大笔,只是看了对像两眼,提笔就写,看的我真是热血沸腾,因为从未见过这样写生的!老师的写生水墨味十足,人物传神,抓住特点,每笔到位,笔墨和人物精神和谐统一,看得我们如痴如醉,获益匪浅!
我也是那时在美院养成毛笔直接人物写生的习惯,直到现在,一直没有改变!后来辗转到了北京生活,但每年都按排一段时间外出写生,后随国家画院卢禹舜导师研习山水。先生也是非常注重写生,而且先生无论多忙,每年都会抽出时间外出写生,并几次随导师外出写生。从导师用笔和点线面的按排中收获颇多!
导师每每写生,都是一幅完整的创作,画面统一完整,色彩厚重,尊重对象本身的同时,又有主观艺造,合而为一,意境深远!
通过这么多年的写生经历,我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以及对写生和创作的一些思考,特别是在写生和创作上也做了一些总结和尝试,并把写生时的快感用在创作中,笔墨精神立马就发生了大的改变!
写生在我看来有三个过程,一是注重形的刻划。很多人写生只注重像与不像,忘记表面之外的东西,浮于表像,不注重写生对象给我们传递的本质的精神和力量,画其表而不识其里,空皮囊一套,只是浪费时间和精力而已!其二是只注重型的塑造。不管山水人物,还是花鸟鱼虫,都是型的存在,有的画者塑造型能力非常之强,甚至非常厚重结实,但仔细看总觉得缺少一点什么,画面统一,就是看不出更高层次的韵味来!其三才是我们写生最重要的,那就是笔墨精神和所画之物和谐统一!不管我们面对的是何物,首先我们要研究你所要描绘的物像的特点,怎样的笔法运用,给您想要写他的点在哪里,为什么会打动你,在了解这些后下笔,在笔墨精神和所画对象完全统一时,在结构合理,取舍有度的情况下,就一定会打动观者,不失为一幅好作品!
我多年来一直注重笔墨精神在宣纸上的呈现,在塑造型与形的同时笔墨和谐率真并赋予激情,写生如果没有激情,就抓不到打动你的物像瞬间之美,就不会行云流水,笔墨下的物像更不会气韵生动!
古人云“笔墨常新”,今人说“当随时代”,都是告诉我们每个艺者都要承前启后,推陈出新,在我看来,更要注重笔墨精神和物像的和谐统一,才是最美的作品!
艺无止境,学海无涯,我们都是在艺术路上的探索者,在写生和创作中追寻我们各自的精神深处的理想,无论在哪里,无问东西,无怨无悔!
写生,一直在路上 2020----06.01于书庐